2)第145章 大晋学宫,百家争鸣!为往圣继绝学_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木建筑。”

  “即是建造各种直接或间接为百姓生活、生产服务的建筑。”

  闻言,苏长歌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道:

  “就比如说房屋,朝廷可以在城内,建造好一批廉价的房屋,便宜租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农户。”

  没有田产的农户,之所以宁愿当佃农,也不进城找份工做。

  除了他们只会种田以外。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进城后没地方住。

  若是一个人就罢了。

  但很多农户都是拖家带口,父母妻儿跟着一起,总不能一起流落街头吧?

  而廉价房屋。

  便是吸引多余人口进城的一个理由。

  “此外,还可以在各大书院外,建造一批住宅,不用太好,专门高价卖给那些商贾和豪强,居住者其子嗣,享有书院一个就读的名额。”

  房屋只是建筑。

  其附加属性是由人来定义。

  当与教育挂钩时。

  其价值早已超过居住这一属性,购买的价钱也得成倍上涨。

  至于教育资源会不会被垄断。

  难道现在那些大富大贵之家的孩子就读不了书?

  无非是设置个门槛。

  由朝廷出手,宰一波商贾豪强。

  然后再补贴给贫困学子。

  “还有,就是建造菜市、仓库、码头、学堂等公共建筑。”

  苏长歌开口,如数家珍。

  而此时,老皇帝和太子被这番话说的一愣一愣的。

  倒不是他们无法理解,只是苏长歌的思路太过天马行空,才思豪放,房屋跟书院名额,本来毫无关联的两样东西。

  如今听苏长歌这么一说。

  竟显得那么契合。

  唯一的问题,就是不知道那群商贾和豪强愿不愿意为书院名额买单。

  对此,苏长歌倒是并不担心。

  按儒道的兴盛程度。

  只要书院不是太差,那群商贾和豪强肯定愿意,而且是抢着买单。

  毕竟这买的是一栋房屋吗?

  那是子孙的未来。

  书院的教育资源,肯定要比请个教书先生好,而读书,就意味着功名。

  况且,就算最后没有功名,那对他们而言也不亏,房子就是资产,甚至比田地和商铺还保值,转手卖掉也不亏。

  当然,在这其中。

  朝廷要抽两到三成的转卖手续费。

  完全把他们当韭菜割。

  “此事你拿主意就好。”

  “先在皇都,或者是郡府推行此策,若是可行再推向天下。”

  老皇帝开口。

  苏长歌的策论向来新奇。

  不明觉厉。

  他的思路很难跟上,索性放手让苏长歌试下,等看见效果后再去深究。

  反正现在朕不差钱。

  随便试。

  “喏。”

  苏长歌点头应了一声。

  “与朕说说兴修学堂一事吧。”

  随后,老皇帝开口。

  决定谈个自己能探讨切磋,不至于那么晦涩的政策。

  太子此时也来了兴致,刚才听完苏长歌的话,他突然有种自己四十多年白活,根本不懂治国,只知道操弄权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