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8章 公知战法_替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枢请一把年纪的黄裳出山倒也不是完全因为他在后世中的名号。

  这个老头毕竟是状元之才,当年能跟朝中一群大佬谈笑风生的人,可谓是大宋的活历史。

  他文化水平非常不错,说起话来一套一套毫不怯场,明明是刚刚突击了解了一下火药的常识,可在金富轼看来这个老人却透着一股深不可测味道——

  这就跟去医院都要找个年纪大的大夫坐诊心里更安心一样。

  黄裳还亲自点燃了他“研制”的新型火药弹。

  跟之前的膏状火药相比,颗粒状的火药很容易点燃,爆炸的响声非常惊人,如果在弹丸中掺杂一些碎片,能起到不错的杀伤作用。

  黄裳非常得意地信口胡吹说这只是他的阶段性成果,他还发现了不少火药的新用法,威力之强可破铁石,什么重甲在火药的面前都是弹指可破。

  他的信心自然来源于大宋无数工匠不断总结与西夏作战中的种种经验教训的积累,只不过读书人一般都瞧不起工匠。

  金富轼书香门第出身也不能免俗,下意识地就认为这个编出《九阴真经》的白胡子老者竟是天下玩火药一等一的人杰。

  有他不断参悟出道理,大宋的火药才能慢慢进步,现在金国人也重视起来,开始研究此物。

  “竟不知黄学士有如此本事。”

  黄裳的文化水平和对火药的理解能完爆金富轼,这位高丽使者心悦诚服,不断地祈求黄裳给个面子,有空来高丽讲学。

  可黄裳坚持己见,誓死不愿离开大宋,这让金富轼非常失落。

  哎,也是,这火药非常重要,想来大宋也不会让黄裳离开。

  见好兄弟金富轼这么伤心,赵枢把他拖到一边,低声道:

  “金兄何必强求啊,这黄学士就这个脾气,我大宋的文官都一样。

  他虽然在火药上颇为精熟,可这不过是修道悟出来的,难道还能天天跟那些工匠一样手把手地讲述配置之法?

  哪有状元之才是做这个的?

  他一把年纪,现在功名利禄都看得开了,但你也知道,他们这些文士都愿意让自己的学问代代传下去,成为一代学宗。

  这样,我准备给黄学士开一个书院授学,你回去之后从高丽也好、金国也罢,给黄学士找点学生来。

  他这一把年纪了,寻来的那些年轻学生都是孙儿辈,把黄学士伺候地好了,不是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金富轼眼睛一亮,赞道:

  “妙啊。”

  高丽人以来大宋求学为荣,金富轼父子都曾经在大宋拜师求学,拜当年的状元学习根本不存在什么心理压力。

  只是为什么还要把金国人给找来。

  “哎,我赵枢唯一的梦想就是天下和平,消弭征战。

  大家都学圣人的学问,岂不美哉?

  再说我之前就请金国的挞懒将军寻找些学生来大宋学习,大金国知道你们高丽突然派一群学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