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亭州的复杂_守寡失败以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守寡失败以后!

  亭州的复杂

  亭州之局,与北狄反复打了三载,说实话,景耀帝早已经丧失了耐心。他自亲政以来,始终顺风顺水,成国公一干老臣恭谦礼让,母族又是一等一的世族,初初遭遇北狄入侵、成国公亡故之时,对于景耀帝而言,跃跃欲试远多过面临首次战事的恐慌……

  他的祖父,开国之君,他的父亲,奠基之帝,都是在天下滚滚烽烟中打出的天下,他幼年时,天下也并不算真正太平,他骨子里岂能不向往父祖之功?

  北狄,在他看来,不过是曾经的手下败将,被他家逐出中原的丧家之犬,然而,就是这样的北狄,反反复复,战事胶着了三载,亭州之地的损失便不谈了,国之大事,唯戎与祭,动起刀兵,整个大魏多少赋税要砸进去?这些年大魏整体上风调雨顺,不至于伤筋动骨,却始终像个阴影挥之不去。

  景耀帝其实也还未及而立之年,不比他的父祖经历过那些血雨腥风磨出来的犀利狠辣,也不似史上许多太子在储君之位隐忍好几十载逼出来的深深城府,这位年轻的皇帝是真的开始烦了。

  在封书海这震荡朝堂的谏表抵达朝中之前,景耀帝就已经趁着北狄返草、不会南下之际,一纸召回安国公,整个大魏朝、围绕在皇帝身周的顶级权贵齐聚一堂,专门的朝议上,景耀帝的问题只有一个:

  亭州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北狄到底要如何应对?

  一打三年,分不出个胜负,去岁还叫北狄再度入侵,大魏颜面何在?若再打下去,一应粮草供给、兵士招募可还能跟上?到底该用何策,必须定计!

  一时间,诸公各抒己见,到了这级别,不至于吵吵嚷嚷,但个人各有坚持,武将之中,亦是观点不一。

  有主守的,有主攻的,主守一派以沈石担为首,早些年成国公建起的底子犹在,边防做好,北狄骚扰任他来,来了收拾就是,但绝不能再放一个北狄人入径关。

  主攻的,以韩铮一系为首,总这般被动应对不是个事,被动挨打岂不有损大魏国威,那是他们驱逐出去过的狄人而已,难不成还叫他们次次打上门来,岂不荒谬?

  两边各有出发点,沈石担是袭承成国公的老成谋国之言,大魏成立至今,家底没那么厚,再者,东梁南吴,也并不都是什么安分守己的好邻居,北狄苦寒,常年把军备做好,且翻不了什么天。

  韩铮等一系新贵将领却是血性方刚,以大魏军力,龟缩一角成什么模样!这是绝计忍不了的!就应该以攻代守,彻底毕其功于一役,似当年收拾北狄滚出中原一般,彻底将他们打怕,叫他们再不敢南下牧马!

  两边分歧极大,前者觉得后者异想天开不恤国力,后者只觉得前者目光短浅不可理喻。

  但两边在某些一致的观点却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