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1章 蹇义到燕国_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难道出了什么大事?”

  “诸位别议论了,听说天使已经到了城外了!”

  “人已经来了?速速前去迎接!”

  “走,走……”

  六部尚书,还有一众武官,急急忙忙来到城外。

  此次,前来燕国的是大明吏部左侍郎蹇义。

  等到蹇义来到开城城门下,金忠与尚可周等人,便连忙见礼。

  “燕国吏部尚书金忠。”

  “燕国户部尚书尚可周。”

  “燕国工部尚书常过庭。”

  “燕国刑部尚书陈寿。”

  “燕国兵部尚书孙恪。”

  “燕国礼部尚书……”

  对于金忠、尚可周等人,蹇义不仅没有见过,甚至都没听过。

  反倒是兵部尚书孙恪,他倒在伴侍朱元璋身边之时,见过这位全宁侯,兼太子太保。

  只是,没想到,数年再见之时,这位被流放的全宁侯,居然成了燕国兵部尚书。

  看了一圈之后,蹇义目光一闪,神色肃然道,“诸公免礼,蹇某见过诸公!”

  金忠与尚可周等人缓缓起身,恭敬道:“蹇公远道而来,还请入城歇息!”

  随即,寒暄了几句后,一众人便往里面而去。

  而随着走进开城,蹇义与一众从京师来的官员,顿时满脸惊诧。

  满大街的百姓,居然都在说着大明官话,虽然还有些奇怪的声调,但确实是大明官话。

  而且,在这座城池的一众铺肆上方的招牌,也全部都写着大明文字。

  要不是知道,他们明确来的是高丽那个蛮夷小国,他们都会怀疑,他们来到的是大明的某一座府城内。

  甚至,这座城池貌似比大明的府城,还要繁华。

  人来人往的商贩马车,还有在大街上欢声笑语,跑来跑去的孩童,每一个百姓看到他们身旁的那一众燕国官员,一个个也都充满尊敬。

  蹇义可以肯定,那些眼神是尊敬,而不像是在大明,那些百姓对那些官员们的惊惧!

  难道,这些官员将燕国治理的,比大明他们这些官员还要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但是,这里曾经可是高丽蛮夷小国,怎么可能?

  在蹇义等人满心惊诧的胡思乱想着,他们一众人便已经进入一座气派宏大的衙门之中。

  落座,上茶。

  一众人又是寒暄几句之后,金忠与尚可周等人,便看向一旁的孙恪。

  孙恪心领神会,朝着蹇义拱了拱手,道:“不知蹇公此次前来燕国,可是陛下有何吩咐?”

  蹇义连忙回礼,随即便说道:“蹇某现为大明吏部左侍郎,奉陛下之命,前来燕国,察校诸公以及燕国一众官员绩效,擢升二十名官员,前去朝堂与云南、福建等地为官!”

  “陛下要我等前往大明?”

  金忠与尚可周等人一怔。

  “正是!”

  蹇义缓缓点头,随后看向身侧一校尉。

  那校尉从怀中掏出一信件,递给金忠。

  “金公,此乃定海侯给诸位信件!”

  “定海侯?”

  金忠与尚可周等人脸色一喜,连忙接过信件,看了起来。

  越看,眼中喜色越浓。

  “居然是太子殿下给陛下上奏,擢升我等燕国官员回大明!”

  “陛下没有忘记我等啊!”

  “殿下英明,陛下圣明啊!”

  而这些人之中,只有兵部尚书孙恪与礼部尚书席贤敏不为所动。

  他们一个为被朱元璋流放出来的罪人,一个为高丽权贵,不被罢黜便已经烧高香了,根本没有一丝调回大明的希望。

  看完之后,金忠便朝着蹇义问道:“不知蹇公如何察校?”

  本来,在来之前,蹇义只是想走一个过场,反正他不管怎么察校,都要从燕国调回二十位官员。

  但是,在想到入城之时,他在大街上看到的那些场景,蹇义反倒是来了兴致。

  “大明京察需考核官员的守、政、才、年、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任职情况。

  虽然诸位为燕国官员,但陛下要擢升诸位进入朝堂,那本官也当恪尽职守,需考核诸位这些!”

  ……

  请收藏:https://m.yk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